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生态快报

旗下栏目:

以用户为中心!甘肃构建“互联网+生态”政务服务体系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吴波  发布时间:2025-07-0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甘肃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创新生态环境服务理念,践行数字政府12345+N模式,一段时间以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甘肃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创新生态环境服务理念,践行数字政府“12345+N”模式,一段时间以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创新构建“互联网+生态”服务体系。

 

甘肃省“互联网+生态”政务服务平台。

“一网通办”模块纵向贯通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横向打通甘肃政务服务网、市州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四口通衢”,一次登录全网漫游,环评审批、辐射安全许可、危险废物转移跨省审批等37项审批事项均已实现网办,全程网办率100%,办件好评率100%,网上办件承诺时限压缩比达到72%,减少70%以上重复填报,审批事项平均办结时限压减76%。

“一网通办”模块还通过政务数据跨区域跨部门的汇聚互联、共享应用,实现了“凡是能通过数据共享的材料无须重复提交、可以通过网络核验的材料无须重复提交、前道流程已收取的材料无须重复提交”的“三免”目标,企业办事从“反复跑”变为“一键办”,群众办事从“多头问”变为“一图清”,真正推动了政务服务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站式模式转变。

目前,通过甘肃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发布政务目录87个,目录资源挂载率达到100%,累计汇聚数据28.7亿条,向数字政府运营指挥大厅及政务平台推送数据3347.27万条,向数字政府高频应用(甘快办APP)共享数据142.83万条,做到能共享、尽共享,有效打破“数据孤岛”。

“企业服务”模块以数字化手段构建全链条环保治理体系,通过企业画像、环保码、一表填报、社会化监测机构管理等模块实现精准服务与智能监管。

“企业画像”功能依托大数据标签工厂,为企业打上个性化标签,同时通过标签匹配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审批免申即享。环保码系统建立四级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企业实时环境行为数据动态计算信用分值,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绿码)、B(蓝码)、C(橙码)、D(红码)等级,并在项目审批等场景嵌入信用核查环节,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闭环机制。“一表填报”功能将企业每年都要填报的固废、应急、土壤等数据汇聚成“一张大表”,并基于底层大数据引擎,缩减70%以上填报量。社会化监测机构管理功能通过为企业提供集信息展示、方案上报、能力验证、数据质量检查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打通LIMS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在编监测机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测人员技术培训、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化环境监测成效,实现全省质控一盘棋。

“公众服务”模块主要为公众提供“一图看”服务。公众可以通过参与公众征集、进行在线参观、查看环境地图,并通过综合掌握环境质量信息、民生信息,实现“绿色出行”“绿色选房”“绿色生活”。

“互联网+生态”政务服务平台的成功上线与运行,标志着甘肃省在数字政府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一步,平台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加大数智赋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助推甘肃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为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甘肃提供有力支撑。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