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生态快报

旗下栏目:

黄金“第二矿山”何以成势?看莱州黄金产业的“绿色跃迁”|危废“新”生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徐卫星  发布时间:2025-08-13
摘要:在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一车车来自金矿冶炼后的废渣被送入厂区。在这里,它们不再是环境的负担,而是等待重生的资源。经过破碎、浮

在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一车车来自金矿冶炼后的废渣被送入厂区。在这里,它们不再是环境的负担,而是等待重生的资源。经过破碎、浮选、焙烧、净化等十余道复杂的工艺,它们最终被转化成高纯度硫精矿、电子工业清洗剂、精细化工原料,甚至走进新能源产业链条。

这是近日中国环境APP记者随业内专家赴当地实地探访调研看到的一幕。黄金产业所产危废被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跃迁”,成为产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我国黄金产业迈入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黄金冶炼废渣等固废资源化利用成为产业链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今年6月,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氰渣协同处置及全组分利用,支持氰化提金工艺改造、氰渣无害化充(回)填等技术改造示范。支持低品位、难处理、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利用尾矿回收有价金属、制备建筑材料等。

作为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莱州黄金已探明储量约3200多吨,居全国县级市首位。目前,当地已有瑞海矿业、中国黄金、山东黄金三大金矿布局,金矿产业正在迈入集中投产阶段。随着投产的推进,也直接带动了黄金冶炼相关废弃物(尤其是含氰尾渣)的处置需求。

黄金冶炼“包袱”变资产,危废尾渣走上资源化之路

据了解,黄金冶炼废渣即氰化尾渣,是采用氰化提金法生产黄金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渣,由于含有氰根离子(CN⁻)等有毒有害成分,于2016年8月1日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黄金冶炼废渣年产量约2000万吨。过去,行业内的处置方法是将其在尾矿库堆存或做填埋处理。随着氰化渣数量的增加与积累,处置氰化渣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快速增长,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由于氰化尾渣中含CN-和重金属砷等有毒元素,其产生与堆存会给水体及土壤造成污染。

近年来,氰化尾渣存量消减一直是烟台市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烟台市“无废城市”建设方案》提出,统筹推进氰化尾渣等危废资源化、减量化,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与管理制度创新协同发力的有效模式,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走进当地黄金危废处理企业——山东鸿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鸿承),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封闭储存仓库。黄金冶炼尾渣被分类存放在密封库中,之后被运输带送入多级浮选富集循环系统,通过制浆、加药活化、浮选、固液分离等环节,硫铁成分被分离出来。

图为山东鸿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线

“过去是拉走填埋,如今是‘请进厂’变资源。”山东鸿承总经理战乙荣向记者介绍,黄金冶炼过程产生大量的矿渣和浮选尾矿,传统处理方式不仅回收率低,还易造成环境隐患。为此,山东鸿承的技术团队通过技术攻关,根据多级浮选富集工艺的特点,增加3条加药管路,改造两条活化槽,安装智能控制阀,经过反复实验,实现了对关键工艺参数的精准控制,将尾渣中FeS₂含量从40%—50%提纯至90%以上,硫回收率提升至92%,尾矿硫含量降至5%以下,远超国家一级品标准(有效硫≥47%,铁≥42%)。“我们在尾矿中挖掘剩余价值,把危废变原料,实现多环节资源再利用。”战乙荣表示。

截至目前,山东鸿承年许可利用黄金尾渣能力达116万吨,年产值约2.7亿元。旗下金城厂区于2014年6月获得试生产批复,项目年可利用氰化尾渣56万吨,可产出硫精矿产品30多万吨;沙河厂区于2019年10月获得试生产批复,项目年可利用氰化尾渣60万吨,可产出硫精矿产品30多万吨。

“危废炼金术”:从废渣到工业硫酸与新能源材料

产业链的下一步,是深加工与高附加值化。为此,莱州市构建了从矿渣富集、尾矿再处理,到硫铁精矿深加工、化工品生产的全产业链闭环。

在位于莱州银海化工产业园的山东金嘉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嘉环保),从氰化尾渣中提取的硫铁精矿作为原料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

在厂区,记者看到,一条年产24万吨的硫铁精矿深加工装置正在稳定运行:通过沸腾焙烧、余热回收、酸洗净化等流程,硫铁精矿被转化为电子工业级硫酸和铁精粉。同时,企业还在下游构建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矩阵:包括6万吨/年的氨基磺酸、18万吨/年的硫酸镁、4万吨/年的二氧化锰等,产品已拓展至制药、电镀、新能源等多个高端应用领域。

图为山东金嘉环保有限公司厂区

更值得一提的是,厂区还构建了“负能耗”能源体系,利用余热发电4300万千瓦时,外供园区蒸汽30万吨,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率达95%,不仅实现园区能源自给,还能外供。这一“负碳”模式已获得碳达峰专项资金和省级技术改造补贴。

金嘉环保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氰化尾渣提硫铁后剩余的大体量高硅尾渣,企业正联合山东大学等高校,探索高硅渣的综合利用路径。通过中试实验和标准制定,公司正在推进制备绿色胶凝材料、水稳层材料、充填材料等新型利用方式,真正实现“吃干榨尽”。

打通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释放“第二矿山”潜能

据烟台市生态环境局部署,接下来将强化氰化尾渣全过程规范管理,确保从源头产生、贮存、运输、处置到最终利用各环节风险可控、台账清晰。同时,加快现有项目建设进度,提升处置能力,推进尾渣存量消减,“严控增量,减存量”,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在黄金产业链上,固废是一座被忽视的‘第二矿山’,其处理处置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增长曲线。”业内专家表示,目前,从整个行业情况来看,黄金固废处理面临两个方面的难题:一方面是综合利用率低,矿山尾矿和冶炼尾渣的综合利用率分别不足40%、20%,且远低于矿业发达国家62%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消纳途径较窄,距离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核心是打通关键技术链、协同产业链、挖掘价值链。

他认为,莱州市基于本地资源禀赋,围绕黄金产业链的整体延伸,在上游配套冶炼厂开展危废处置服务,获得以硫铁矿为核心的原料,中游通过提取有效成分(铁、硫)生产铁粉、硫酸,在下游延伸至精细化工、电池材料、汽车零部件用浇筑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深度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使得“黄金冶炼—危废资源化—精细化工”成为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