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辖区内的19个镇街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如同19个“呼吸单元”,因污染源分布、地理特征及发展阶段的显著差异,如何精准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西咸新区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西咸方案”。 今年以来,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西咸新区分局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深入19个镇街开展“地毯式问诊”。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航拍俯瞰全域,驾驶走航监测车穿梭街巷,用科技手段给每个镇街“做CT”。在此基础上,技术团队创新构建起包含涉气污染源、道路积尘负荷、火点分布等核心要素的“污染特征四维地图”,首次让镇街级污染源从平面走向立体,每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污染“个性”都被精准锁定,为“一站一策”量身定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了精准的“诊断报告”,治理方案自然有的放矢。技术团队为19个镇街逐一建立动态更新的污染源清单,在《镇街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一站一策”管控建议》中,542条个性化措施如同542剂“对症药方”,专治各类大气污染物。 在扬尘和涉气污染源集中的区域,措施直指工地扬尘管控和工业企业废气收集处理设施;在道路积尘负荷高的路段,重点盯着渣土车密闭运输和裸地绿化覆盖;在农村及城中村区域,秸秆燃烧、露天焚烧、柴草煨炕、烟花爆竹燃放等“顽疾”被重点管控;商业区周边,则把餐饮油烟净化装置运行规范作为关键。这些措施不仅明确“治什么”,更说清“怎么治”,就连道路积尘清理、臭氧防控等专业领域都给出了具体操作流程,让基层生态环境工作人员拿起来就能用,执行起来有章可循。 如今,每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都有了“专属医生”的精心治疗。“一站一策” 模式是助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强心针”,同时形成了可复制的“西咸方案”。下一步,西咸新区将完善这一模式,让天更蓝、气更清的生态画卷在街头巷尾徐徐铺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