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生态快报

旗下栏目:

绩溪:“着墨挥笔”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周明助 魏琪  发布时间:2025-08-01
摘要:皖南的村落,白墙黛瓦倒映在清凌凌的水波里,连绵青山静卧在蓝蓝的天空下。近年来,安徽省绩溪县紧紧围绕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当示范的目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建设,以生态环境治理为笔,在塑造乡村风貌着墨,聚力绘就山乡焕颜、沃土生金、家园如

皖南的村落,白墙黛瓦倒映在清凌凌的水波里,连绵青山静卧在蓝蓝的天空下。近年来,安徽省绩溪县紧紧围绕“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当示范”的目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建设,以生态环境治理为笔,在塑造乡村风貌着墨,聚力绘就山乡焕颜、沃土生金、家园如画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污水垃圾同治”山乡焕颜

针对山区村庄分散、生活污水治理不易的难题,绩溪县全县“一盘棋”,由政府牵头,引入社会力量,投入2.56亿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走出了一条“中心村集中处理、聚集村落生态净化、分散住户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并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农村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全县75个中心村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达100%,乡镇驻地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达100%,行政村中心村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并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全部完成13条农村黑臭水体的整治,曾经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澈的景观河,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在农村垃圾治理方面,纳入城乡垃圾处理PPP项目,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一体化收运处置体系,无害化处理率100%。同时,利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在全市率先开展“生态美超市”建设,将废弃农膜、塑料包装物、农药包装物等塑料垃圾在“生态美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减少了“白色污染”。截至目前,全县“生态美超市”实现11个乡镇81个行政村(社区)全覆盖,累计积分兑换回收各类垃圾27.76万公斤,兑换生活用品36.1万件,令山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农业双链循环”沃土生金

绩溪县搭建了一条种养循环“变废为宝”的生态链,精心编织了“秸秆收储、饲料加工、畜牧养殖、作物种植”的绿色种养循环链,解决了散户和规模养殖场的粪污难题。尤其是畜禽粪污资源化方面,建立完善的“养殖—堆肥—种植”的生态循环模式,搭建“规模养殖—生态消纳”对接服务平台,推动粪肥还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度融合,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3%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近21万吨;秸秆利用率也达到94.11%。推广有机肥3.8万亩,土壤有机质明显提升,让土地更“肥沃”。

搭建另一条“点绿成金”的产业链,全力打造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重点针对“摇钱树”山核桃,创新“山顶原生林—山腰混交林—山脚固土植物”的立体治理模式,成功打造万莲水国家级示范基地。目前,全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超6万亩,年产值近3亿元,带动户均年增收超万元。同时,利用绩溪好山好水生态资源开发徽菜全产业链发展,从全国布局“绩溪徽菜馆”到打造原材料“绩品”公共品牌,获评“中国徽菜食材标准化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徽菜全产业链产值达36亿元,带动3万余人就业,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流”出绿色财富。

“居业两宜并行”家园如画

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2025年,成功申报长安镇高村等5个省级中心村,伏岭镇湖村等3个和美乡村省级精品示范村,通过“微创意、微改造”,在省级中心村建起53个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药园“五小园”。同步推进美丽河湖创建,扬之河申报国家级美丽河湖,登源河成功入选水利部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与此同时,整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等环保专项资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乡村振兴衔接等财政资金,用于省级中心村、自然宜居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并启动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提升县建设,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对31316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开展全覆盖巡查管护,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59%。村庄环境整治“常美颜”,让乡村之美从“风景”升级为触手可及的“生活美学”,村村绿化覆盖率超50%,41个村成为省级森林村庄,11个乡镇全是省级森林乡镇。

如今,一幅徽风皖韵流淌、宜居宜业交融、和美安宁浸润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绩溪徽山绩水间徐徐铺展,不仅定格成美丽乡村建设的鲜活注脚,更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