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于今年3月22日正式启动“美丽海河 志愿有我”志愿服务项目。项目启动以来,吸引了企事业单位员工、高校学生、社区居民及游客等多元群体踊跃参与,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海河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据了解,这一项目旨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持续参与河岸健行、水质检测、垃圾捡拾、岸线清洁、科普宣传及河流巡检等系列活动,凝聚全社会共识,共同致力于海河生态环境保护,合力构建“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图景。项目运行半年来,已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活动50余场,吸引超过2700人(次)志愿者参与,贡献志愿服务总时长约5600小时。 全域联动,活动精彩纷呈 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积极联动高校、社会组织及志愿团队,巧妙融合志愿服务与科普教育,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志愿活动,覆盖全市各区域。 在河东区,“美丽海河 志愿有我”志愿服务已成为常态化行动。河东区通过设置科普展板、发放宣传手册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并向公众开放海津大桥水质监测站,直观展示科技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此外,发起了“净滩护河 绿动直沽”亲子环保行动,吸引30组家庭化身“河小青”,捡拾垃圾、学习知识,深度参与。 河西区则重点联动辖区中小学,在海河亲水平台开展“节水小卫士”活动,现场演示水质监测流程及遥感车监测科技应用,科普水污染防治与节水知识。同时,组织志愿者对沿岸进行“地毯式”垃圾清理与排污隐患点排查。 河北区在新开河畔组织“六五净滩”志愿活动,志愿者在参观新开河水质自动监测站后,积极投入净滩实践,助力改善河岸环境。和平区创新开展“护河健步走”活动,志愿者沿海河徒步行走,捡拾垃圾,现场设立的宣传展台向公众普及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吸引大量市民参与。南开区同步组织净滩护河志愿活动,志愿者在清理海河沿线垃圾的同时,积极向市民传播节水知识。红桥区结合年度盛事——运河桃花节,在北洋园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市民游客自觉树立爱水、护水意识,共同保护水生态环境。
图为天津市滨海新区“美丽海湾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开展洁净岸滩行动。 滨海新区整合力量成立生态环境志愿联盟,组织各功能区及志愿团队开展洁净岸滩行动,并向市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普及环保知识。宁河区在七里海湿地、渠梁码头精心组织“鸥遇渠梁”喂鸥及净滩行动,让志愿者在亲近自然、感受蓟运河水环境改善成效的同时,清理湿地周边区域垃圾,深入学习湿地保护知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其他各区也立足区域特色,积极组织河岸健行、普法宣传、河道清洁、水质监测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并通过制作科普短视频,有效动员群众守护身边水环境,汇聚全民护水强大合力。 社会协同,汇聚志愿力量 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积极响应与深度参与,专业力量持续注入。 青润直沽教研志愿队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净滩巡河实践,向800余名学生生动讲解水资源现状与节水知识,现场演示无人机执法监测技术,激发青少年环保热情。泰达环保协会巧妙融合文化元素,开展“我心中的美丽海河”主题彩绘活动,将传统节日文化与生态文明理念结合,邀请志愿者与社区居民共同创作环保主题作品,传递绿色理念。 天津市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泰达职工读书会、浩晨青研志愿服务团队、惠邻护绿志愿队、宁河青少年志愿服务队、银河公益、天津绿色之友、绿邻居等众多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净滩护河、科普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持续向公众普及海河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推广科学护河实践方法。 “美丽海河 志愿有我”活动开展半年来,已在全市形成广泛社会影响,为守护天津“母亲河”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志愿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