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内黄分局(以下简称内黄分局)近日收到举报人赠送的锦旗。这面锦旗既是对内黄分局工作成效的肯定,更是对其创新实践"技术核查+公众参与+纪检联动"模式的生动印证——该模式成功化解了一起复杂环境信访积案。
图为群众向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内黄分局赠送锦旗。 2025年年初,针对群众多次反映的“某养殖户向硝河排污且管道过耕地”问题,内黄分局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重点案件核查程序。执法大队历时15天,综合运用昼夜巡查、突击检查等手段,通过调取污水处理厂运行记录、核查原始管网图纸,并系统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全方位溯源,最终确认被举报管道实为通往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市政管网,且涉事养殖户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 技术核查结论明确,但举报人疑虑未消,信访持续。内黄分局并未止步于“一纸答复”,而是主动引入“公众参与”关键环节,经充分协商和安全评估,在执法人员全程监督下,组织人工对争议管道进行局部开挖验证。结果清晰显示,废水排放路径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一致,“眼见为实”有效消除了群众疑虑。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举报人同时向省、市、县三级纪委监委进行了反映。内黄分局将此信访监督视为强化工作的契机,主动将“纪检联动”内化为提升工作规范性的动力。通过更加公开、规范、严谨的执法过程回应监督,最终赢得了纪检监察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有力证明了执法的公正性。 深入调查发现,环境信访背后还涉及亲缘间的经济纠纷。内黄分局主动搭建沟通平台,邀请举报人、涉事方、村委会及繁阳街道办事处参与座谈,并组织实地查看。通过透明公开地展示证据、解释流程,不仅化解了环境争议,而且促进了相关家庭矛盾的解决,将问题成功化解在基层。 目前,内黄分局系统总结本案经验,着力构建“信访回访+风险预警”长效机制,力求实现环境风险早识别、矛盾纠纷早干预,推动环境信访工作由“事后处置”向“源头预防、前端化解”转变。这一创新实践,为新形势下提升基层环境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益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