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生态快报

旗下栏目:

金融机构如何助力企业“点污成金”?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尚玉  发布时间:2025-07-29
摘要:当排污权被赋予资产价值后,企业更愿意投入节能减排。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锦涛在接受中环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7年,随着全国首家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在浙江省嘉兴市揭牌,排污权交易让不少企业的沉睡资源走上市场,变成了真金白银。 近年

“当排污权被赋予资产价值后,企业更愿意投入节能减排。”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锦涛在接受中环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7年,随着全国首家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在浙江省嘉兴市揭牌,排污权交易让不少企业的“沉睡资源”走上市场,变成了真金白银。

近年来,金融机构在推动排污权交易方面持续发力,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持续深化排污权交易,健全金融支持体系。

那么,金融机构是如何推动排污权交易的呢?接下来,应如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中环报记者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创新金融产品,激活排污权资产价值

为高效激活企业排污权经济价值,近年来,部分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部分城商行、农商行都积极探索将排污权交易纳入绿色金融范畴。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办理了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兴业银行宁波分行以排污权抵押组合贷款的形式向浙江省宁波市新福钛白粉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500万元。

2023年,河北汇力瓷业有限公司、河北新玻尔瓷业有限公司两家建筑陶瓷企业,以有偿取得的排污权为基础抵质押品,共获得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1亿元贷款意向支持,成为助力企业环保绩效创A“及时雨”。

2024年,宁夏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有偿取得的排污权为基础抵质押品向中国建设银行抵押贷款2.4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在建设中存在的资金不足的难题。

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全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园区,今年4月,襄阳高新区集中式环境权益贷款银企对接暨现场签约会举行,6家银行走进襄阳高新区,18家企业通过抵押排污权获得54.4亿元授信。

“当前,不同银行推出了多样化排污权相关金融产品,如直接将其纳入绿色贷款体系;抵质押贷款;回购融资,即金融机构可回购排污权,并通过竞价或协议转让方式处置,也可申请政府回购储备;开发包含抵押和环保专项用途目标的组合贷款;推出租赁服务,在质押期内,可通过平台将排污权出租等。”刘锦涛表示,这些产品可以盘活无形资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将贷款与排污许可、合同等合规机制进行结合,推动了企业环保合规,进而降低了贷款风险。

2024年6月,全国首批跨省域排污权交易落地长三角,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安徽广德4个试点区域率先实现跨省交易。

对此,刘锦涛表示,可以通过金融工具提高跨区域排污权交易的流动性。如金融机构可设立跨省信用担保库,对有意跨区域交易的企业提供统一担保,提高获得融资的便利性与资信认可;可建立流动性工具与回购机制,提高交易活跃度,缓减企业短期资金压力;设计定向保险产品,提供排污权跨域履约风险管理;引导数据共享与交易平台对接等。

强化环境合规审查,多举措防范风险

《意见》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与资源环境要素相关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谈及金融机构如何评估交易标的、企业资质及环境风险时,刘锦涛告诉记者,金融机构需要审查标的排污权的确权登记完整性、交易历史、价格清晰程度、是否纳入全国或地方统一登记系统等;开展企业资质及还款能力评估,评估企业的排污许可、排放能力与合规历史,结合财务状况、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融入环境信用评价,将环保守信度纳入授信决策流程;此外,还会开展环境与气候风险分析。

在为排污权交易相关方提供金融服务时,除了有因排污权价格波动以及政策因素带来的资产贬值风险、企业的履约风险、合规性和法律风险等,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即环境披露层面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刘锦涛建议,金融机构可深化环境信息披露的深度,定期披露客户减排成果或排污指标进展,增强市场信心;优化披露模板与标准化体系,形成针对排污权资产的统一披露标准,便于开展监管与比较;进一步提升数据流通与共享效率,探索与第三方环境评估机构合作,建立可信数据接口支持银行风控;构建绿色风险评价体系,推广绿色压力测试工具,将排污权价格波动、环境政策变更纳入贷款组合的逆境情景分析。

在问及如何加强贷款评估与押品管理中的环境透明度时,刘锦涛表示,金融机构可以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查询排污权确权与登记历史,确保纳入贷款押品体系时无权属纠纷,并在贷款存续期间维护押品权属清晰;在贷后监控流程中嵌入排污权的交易频次、价格与排放完成数据,对割权但不割责的企业进行预警,进行风险管理联动环境监管;此外,可以将企业的环境信用与碳排放记录纳入信用评级系统,并根据企业的排污权合规履约情况动态调整授信额度与利率。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