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铅蓄电池实现全过程闭环回收;创新建立“危管家”智慧监管系统,变身城市危废“环保卫士”;不断推进危废快捷便利的信息化转移……当前,在浙江省丽水市,越来越多的危险废物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近年来,丽水市聚焦危险废物收集便利化、转移快捷化、监管信息化,进一步推进危险废物闭环监管“一件事”改革。截至目前,已完成百家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85%的经营单位达到绿码要求,产废企业达标率100%,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推进小危产废企业规范化管理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动自行车废旧蓄电池的数量不断增加。在推进非标电动车淘汰置换和电动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过程中,丽水市充分融入绿色环保考量因素,先行先试,积极构建闭环高效的电动自行车淘汰更新和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加速电动车行业的“绿色变革”实践。 数据显示,2024年,丽水市回收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6000余辆、以旧换新2600余辆。废铅蓄电池成分含铅、铅合物和酸、碱电解液等,存在毒性和腐蚀性。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规定,废旧铅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如管理不善或流入非法商贩手中随意拆解,可能导致酸液泄漏,会对外在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打造废旧铅蓄电池收集、转运、再利用的“闭环”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丽水市通过构建“前端收集—专业拆解—定向流转”模式,按照“车体—电池”的分类要求,拆卸下的电机、车架及轮胎等车体被另行处理,而废旧铅蓄电池则进行集中回收转运,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在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的浙江谦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谦诚环保)标准危废收储仓库里,废旧铅蓄电池、机油壶、机油滤芯等危废都集中在这里,分类存放,并定期外运到危废处置公司。 “我们这里相当于一个中转站,从各家小微产废企业收集危废、分类存放,存够一定量后联系危废处置公司集中收运,帮助小微企业降低处置成本。”谦诚环保是一家集危废智慧环保管家、危废收集转运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配备有专业技术装备和危废收集、转运仓库。 该企业负责人陈永华告诉记者,这些废旧铅蓄电池还属于再生资源,其中含有铅、锡、铜等大量的有价金属,回收这些金属可以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2024年,谦诚环保小微产废收集达900吨,铅蓄电池达到1400吨。 “针对废旧铅蓄电池等危废,依托资源化利用企业,推进集中回收转运、创新建立精准智能信息化系统;同时,推动小微产废单位危险废物收运平台提质扩面,提升收运平台规范化和标准化运营水平。”丽水市土壤与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主任楼激扬介绍,近年来,丽水市加强废铅蓄电池回收网络建设,新增废铅蓄电池收集单位两家,新增收集能力达9774吨/年。 据了解,2024年,丽水市还印发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和经营单位分级评价、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109家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开展评估,共发现和整改问题600多个。同时,全力推进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专项整治行动的排查和整治工作,实际发现和整改问题18个,整改完成率100%。 “危管家”上线,一部手机即实现闭环管理 在莲都区一品牌电动车经营部,店主李先生将刚刚更换下来的废铅蓄电池放置到店内固定的危废暂存区域。“店里换下来的废电池原来乱堆乱放,等到有人上门回收才处理。”李先生拿出手机打开“危管家”监管系统,一边拍照一边介绍,“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上门指导后,我现在将废旧电池全部堆放在监控下统一管理,用手机拍照上传,选择符合条件的入库单位,很方便快捷。”
工作人员使用“危管家”核对危废入库情况,操作方便快捷。 莲都区定制的“危管家”智慧管理系统,是在对全区300多家产废单位实地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智能监测预警分析应用模型,将小微产废点收集、贮存、转移的数字及影像管理数据纳入平台体系,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监控。同时,还在浙江省率先推出了“危管家”智慧监管平台和相应的“浙里办”小程序。 如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这一类社会源小微产废点为重点监管对象,通过在各门店废旧电池暂存区域安装视频监控,实现全天候实时在线监管,并将产废点废旧电池收集、贮存、转移、处置过程中的数据全面纳入平台管理,建立起全链条闭环监管体系。 “当前市区范围内纳入监管系统的电动自行车门店共计138家,覆盖率达到了85%以上。”在丽水市生态环境局莲都分局的“危管家”智慧监管系统大屏上,实时监测的各类数据不断滚动。 屏幕左上角显示着危险废物总览图,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即可实现对各产废单位数量、点位分布图等信息进行可视化监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各门店废旧电池贮存、收集和转移等实时更新数据,还能预警提醒和数据分析,目前莲都区累计有600余吨废旧电池通过系统实现安全转移处置。” 这样的“简便智能化”操作,同样在谦诚环保的企业端可以实现。在一品牌电动车经营部上传入库资料后,作为废旧铅蓄电池收集单位之一的谦诚环保,就收到了“危管家”系统推送的收集信息,提示企业接到相关危废的收集任务。 “系统人性化地配备了一键转移功能,产废单位在线填写处置需求,选择好对应的危废经营收集单位,该单位接到转移信息推送后,像快递员一样上门统一收集危废。”楼激扬表示,目前,“危管家”系统打通了危废收集、转运、接收的全流程,监管部门—产废单位—接收单位三者之间能互联互通,实现闭环管理。 “‘危管家’上线后便利了很多,一部手机可以搞定所有事情。”陈永华介绍,收到处置信息后,他们会根据申请的点位,就近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收集危废。危废收集、进库、台账、点对点转移等环节一目了然,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 陈永华举例,以前汽修店,包括铅蓄电池在内的危废收集、贮存等都靠人力完成,一年的危废回收转运费用达上万元,现在通过集中回收及线上智能操作,一年只需1000元。 “白名单”制度缩短审批时间,减轻企业负担 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大,在及时收集的同时,也要能够便捷快速转移出去,同时还要兼顾智能信息化监管。 “丽水市没有废旧铅蓄电池的危废处置单位,现在是跨省市转移。”丽水市辉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琦森介绍,对于企业来说,危废的快捷转移一方面能减小环境风险、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转移成本上给了企业更大的把控空间。 辉远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工业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废机油、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等收集业务。“有些危废需要跨省转移,自从丽水市改革建立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后,符合条件的办件可实现快捷审批。原来需要个把月时间,改革后线上审批只要1—2个小时。”林琦森介绍。 据了解,对纳入接收地“白名单”的丽水市企业,可根据两地协定,如对废铅蓄电池等可以实现自动审批流程,从而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只有接收特定种类低风险危险废物、企业信用和诚信度高的处置利用企业才有可能申请纳入当地‘白名单’企业。对企业而言,信用也就是效益。”林琦森举例,铅蓄电池终端处置企业的处置价格每天都在变动,有时价格差达每吨500元。按一车重量约32吨来计算,一次转运差价就高达万元以上。这样便捷的转移审批制度无疑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社会源危废主要有汽车保养产生的废机油、废机油滤芯以及电动车更换产生的废旧铅蓄电池等。这些产生源分散、点位多、产量大、种类复杂、底数不清,还存在监管困难以及从业者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 如今,丽水市在便利集中收集、快捷转移、智能信息化监管等方面不断创新实践,不仅推动实现社会源危废产生、贮存、转移外运全流程闭环管理,也摸清了全市的社会源危废底数。同时,通过提升收集运输体系能力,进一步提高收运平台规范化和标准化运营水平。目前,丽水市投运的小微收集点有9家,实现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收运覆盖率达100%。 随着小微企业危废的回收网络日趋完善,丽水市危险废物环境治理能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不仅筑牢了生态环境安全屏障,更培育出了绿色增长新动能,探索出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