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全省启动四级防汛应急响应。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赴四川省水利厅调度防汛减灾工作,强调要绷紧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临战状态抓实抓细防汛减灾救灾各项责任措施,全力保障安全度汛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检验四川省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队伍汛期备勤备战、快速响应能力,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2025年汛期省级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实战拉练,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要求,督促查漏补缺。 抓实抓细防汛减灾救灾各项责任措施 在四川水旱灾害防御指挥调度中心,施小琳听取四川省气象局、水利厅汇报近期天气与走势预测情况、水情趋势及本轮强降雨防范应对措施,调度绵阳、遂宁、南充、巴中等重点市防范应对工作开展情况。 施小琳指出,目前盆地西部、南部及攀西地区出现强降水,后期强降水落区将逐步向东向南移动,发生山洪地灾风险范围进一步扩大。全省防汛“大考”已经到来,须臾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把眼睛瞪得大大的,严阵以待全力迎接挑战。 要强化责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紧盯上游来水,加强雨情水情地灾风险动态监测,滚动发布风险预报和短临预警,不断提高精准度;聚焦在建工地营地、旅游景区、网红戏水地、边沟涵洞和灾害易发区、城市低洼地带等重点部位重要区域全覆盖开展巡查排查,加强群众举报的险情线索等核查处置,切实把风险隐患找出来、管起来、改到位。 要留足余量,刚性落实防范措施。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完善应急预案,备齐备足各类物资,做好救援力量及装备前置,加强实战演练;细化包保责任制,发挥群测群防体系和基层网格作用,加强工地、游客等外来人员教育管理,一级抓一级,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终端末梢和最小单元;严格落实临灾指挥处置和喊醒叫应机制,发现险情果断转移避险,严格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形成工作闭环,做到应转尽转、早转快转。 要协同联动,筑牢安全度汛防线。持续完善信息报送、工作调度、督导检查、相互支援工作机制,加强会商研判、信息共享、联合值守,构建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体系;坚持防汛抗旱同治同防,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抓住时机科学蓄水保水,统筹做好保供保灌和迎峰度夏保电工作,合力打赢防汛减灾硬仗。 环境监测实战拉练检验“硬功夫” 为检验四川省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队伍汛期备勤备战、快速响应能力,持续提升应对汛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业务水平,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2025年汛期省级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实战拉练。 本次实战拉练突出对汛期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应对,按照不预先编排脚本、不预先集结队伍、不预先进行合成演练、不预先告知具体演习时间的“四不预先”原则,对成都、德阳、绵阳、遂宁四市常规监测及辐射监测队伍开展突击拉练,重点评估启动响应、数据响应(含应急监测采样、临时实验室搭建、现场样品分析、结果报出等环节)、辐射现场监测与处置情况等。 拉练设常规监测、辐射监测两个场景,模拟成都某化工园区储罐区发生含油、含苯系物类废水泄漏,某地化工园区储罐区发生料位计跌落事故造成2枚Ⅴ类料位计放射源失控的突发情况。 接到情况通报后,相关市(州)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应急监测人员快速到岗、准备应急监测设备并紧急赶赴现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监测采样、样品分析、结果报出等。整个拉练过程,各小组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现场监测与处置工作紧张有序开展。从突发事件接到通知开始,评估人员对拉练全过程进行观摩评估打分。 此次实战拉练,不仅检验了应急监测队伍备勤备战情况,也进一步提高了应急监测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水平。拉练结束后,指挥组将组织评估复盘,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要求,督促查漏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