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环保动态

旗下栏目:

在治污攻坚和辽河治理考核中,四平缘何位列全省第一?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王亦琦  发布时间:2025-06-25
摘要:近年来,吉林省四平市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2024年全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考核中,四平市获评优秀;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和辽河治理工作考核中,四平市均位列全省第一;2024年四平市生态环境局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

近年来,吉林省四平市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2024年全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考核中,四平市获评优秀;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和辽河治理工作考核中,四平市均位列全省第一;2024年四平市生态环境局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成为全省生态环保战线的亮眼名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郭宏宇介绍说,“近年来,四平市委、市政府聚焦美丽吉林建设‘四大战略定位’和‘六大样板’,紧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实施路径,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执法和服务,提升环境监管水平。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将24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做到环境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审批时限压至全省最低。“在项目谋划初期,四平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帮我们在项目选址上出谋划策。又开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确保项目依法依规、高效快速落地建设。”四平市顺邦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给四平市生态环境局送来锦旗,表达了诚挚感谢。

打好蓝天保卫战 科学守护美好蓝天

四平市大气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扣除沙尘影响,202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34%,同比增加1.67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空气质量已经连续5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为巩固空气质量,四平市强化统筹协调。四平市政府制定《四平市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明确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任务目标,形成各级政府负总责、生态环境部门统筹协调、其他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推动结构优化,实现减排增效。持续推进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截至2025年4月底,新能源装机144.38万千瓦,占总装机规模的34.98%,新能源逐步成为四平市发电量增量主体。

精准管控移动源,治理尾气污染。依托黑烟抓拍系统精准锁定高污染车辆,同步倒查检车线违法行为,全市27条检车线共检测机动车19.7万辆;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深化跨区域协作,与辽宁省铁岭市开展联合突击检查,形成执法震慑。截至2024年年末,“十四五”期间累计淘汰国三及以下车辆63219辆,从源头削减尾气污染负荷。

攻坚碧水保卫战 全力打造美丽河湖

四平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2024年全市10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考核要求,优良水体比例连续两年稳定达到90%,优于国家考核标准30个百分点,实现地表水无劣Ⅴ类及Ⅴ类水体,全市水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住建、水利等部门,开展城市黑臭水体再排查再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无新增县城黑臭水体;对已整改销号的南北河两条城市黑臭水体开展复查复核,确保不出现返黑返臭问题。此外,四平市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组织排查整治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问题,指导各县(市)区完成第三批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实现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完成率100%,全市7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三级排查”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实施遥感解译技术,全面提升排查工作效率。组织开展污水直排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核查64条河流共1095.6公里,排查新增排口189个。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共保留入河排污口695个,全部完成系统电子档案登记,整治完成率为100%。

打响净土保卫战 统筹筑牢生态基底

四平市围绕“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协同治理”主线,深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机制,联合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高质量推进土壤、地下水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实施《四平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印发《关于做好农村环境整治有关工作的通知》,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十四五”以来,全市未发生一起土壤污染事件。开展受污染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摸清污染成因,建立台账清单,提出管控建议;组织实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为地下水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后续地下水环境监管、治理及修复工作夯实基础。

全过程监管,有效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对14个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进行评审,对需质控地块的初步调查开展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重点建设地块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加强优先监管地块污染管控,积极开展受污染耕地源头防控,有效开展针对性治理,现已基本完成污染断源。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