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环保动态

旗下栏目:

“打鸟主播”被捕:网络不是狩猎场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刘阳  发布时间:2025-05-20
摘要:据新京报报道,2025年4月,辽宁沈阳浑南警方破获一起网络直播猎鸟案。浑南分局民警根据群众提供线索,发现一名网络主播直播猎杀野生鸟类,并公然售卖狩猎工具。近日,民警在河北省抓获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查获的涉案物品。图源:沈阳公安 目前,李某等

据新京报报道,2025年4月,辽宁沈阳浑南警方破获一起网络直播猎鸟案。浑南分局民警根据群众提供线索,发现一名网络主播直播猎杀野生鸟类,并公然售卖狩猎工具。近日,民警在河北省抓获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查获的涉案物品。图源:沈阳公安

目前,李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此案曝光后,引发舆论对网络直播内容监管和生态保护的关注。

李某供述称“我就是涨涨粉,吸引点儿粉丝关注,能多卖一些货。”李某将猎杀野生鸟类当作“表演秀”吸引流量以牟利,可以看出其法律意识非常淡薄。私下“打鸟”是个人违法,社会影响有限。但李某在直播中故意使用暗语规避平台审核,观众在线人数达数百人,已经演变为“以网络为工具实施犯罪”。直播打鸟,违法行为可在短时间内被成千上万人看到,有引导、煽动、鼓励他人模仿的风险,可能造成对野生鸟类种群的巨大伤害。

本案直播过程长期未被平台发现和制止,暴露出直播平台监管的失职。警方调查发现,李某在直播中以“教学”为名售卖弹弓、夜视仪等狩猎工具,并详细演示猎杀技巧。《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平台对主播行为承担主要监督管理责任,必须履行尽职义务。但事实上,一些平台对直播内容审查不够严格,依赖事后举报才发现问题。

为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建议采取多项综合措施:

首先要加强法治宣传引导,加大对公众、特别是网络主播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多渠道宣传法律知识,使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与“网络规则”深入人心。对举报违法直播狩猎行为的群众给予支持,引导全社会形成监督合力。

平台应严格执行主体责任,强化主播资质审核。同时对直播内容加强管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对出现猎杀野生动物等违法场景的视频内容及时识别、预警和拦截。鼓励相关企业研发动物图像识别算法,自动排查直播中出现的野生动物画面。此外还需完善举报反馈机制,及时对违法信息下线并追责相关账号。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借网络进行的违法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制裁;任何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猎杀保护动物的行为都应付出代价。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