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生态快报

旗下栏目:

南华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凭什么能获奖励资金595万元?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鲁思军  发布时间:2025-11-18
摘要: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将农村污水治理作为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仗的第一抓手,坚持治美先治污,采取政府供应施工管材和物资,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推进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不等不靠、苦干实干,蹚出了一条花小钱办大事的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将农村污水治理作为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仗的第一抓手,坚持“治美先治污”,采取“政府供应施工管材和物资,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推进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不等不靠、苦干实干,蹚出了一条“花小钱办大事”的污水治理有效路径。2025年11月,“南华县‘六个一点’拓展机制”资金筹措模式(财政投一点、集体拿一点、党员捐一点、乡贤认一点、社会帮一点、投劳算一点)纳入《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典型案例》,并获奖励资金595万元。

南华县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做法

要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真正做到“看着管用、用着实用、长期能用”,就需要地方政府平衡短期效益与长效可持续性,坚决避免“运动式治理”留下后遗症。

强化责任落实,配强工作专班。南华县组建县、乡镇工作专班,统一规划、协调资源,确保治理工作高效推进。明确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其他成员共同抓的责任体系,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选配责任心强、熟悉农村工作、积极钻研业务的工作人员加入专班。工作专班要加强宣传、正面引导,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污水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跟踪问效,推进治理进度。例如,南华县雨露白族乡严格执行周协商、周调度、周督办的调度推进制度,召开工作调度会议37次,集中研究、讨论、解决工作难题,确保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南华县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短板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作为聚力建设“示范村、提升村、整治村”的着力点,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健全完善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南华县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护的重要抓手,强化以制度管人管事,督促指导乡镇构建责任清晰、监管有力的长效机制。逐村建立管护责任清单,对治理设施管护情况实行定期巡查,确保治理设施“有人管、管得好”,坚决根治“重建设、轻运维”的顽疾。根据《南华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工作方案》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属地管理、因地制宜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统一纳管、整村统一收集资源化利用、分片资源化利用、联户资源化利用和单户资源化利用五种模式,科学制定运维管理制度机制。积极探索“党建+”运维管理模式,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有机统一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

积极探索运维资金筹措方式。南华县拓展产业发展利润反补、集体经济支持、群众付费、社会力量筹集等多种资金筹措机制,拓宽了运维管理资金来源,解决了资金难题。同时,建立乡、村、组和农户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上的责任机制。

加强宣传引导,全面提升群众思想认识水平。南华县充分利用广播、村民大会、户长会、院坝会和火塘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的知识,协商议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爱护、积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同时,及时总结推广运行维护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督查考核利剑作用。南华县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行维护管理纳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季度常态化抽查督查机制,每季度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暗查暗访,并设立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曝光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同时,根据抽查督查情况,实行“三单制”管理,并将季度抽查督查结果纳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生态安全年度考核。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经验启示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总结南华县农村污水治理实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经验。

治理模式创新与应用是核心。技术创新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难题。应因村因地施策,标准制定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自然村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生产生活习惯、民俗风貌等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灵活选择治理模式。南华县不同自然村探索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资源化利用组合模式,如“集中资源化利用+单户资源化利用”“分散资源化利用+单户资源化利用”以及“单户资源化利用”等,真正做到了“一村一策”,为每户人家找到了最适合的生活污水治理方式。同时将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结合,有效实现了“厕污共治”。治理成效表明,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案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功的关键。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是保障。农村各族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环保参与度直接影响着治理工作的成效。南华县的治理经验表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生活污水治理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有助于减少污水乱排滥倒现象。比如通过“政府主导+全民共建”的模式,激发了群众治理活力,说明公众的广泛参与能够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设施运维管护机制完善是关键。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期运行并取得治理效果,需要建立起长效的运维管理机制。南华县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护机制,通过长效长治管理,解决了“建而不用、用而低效”的问题。此外,部分地区的经验还表明,明确设施的归属主体、运维主体和监管主体,能够有效避免职责不清而导致的管理混乱问题。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南华分局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上一篇:每一只蝴蝶都是一份生态鉴定书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