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生态快报

旗下栏目:

长春以绿色智造促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博宜 李春晖 王俊飞  发布时间:2025-05-09
摘要: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抢抓双碳机遇,用智慧和科技制造绿色,用理念和行动保护生态,如今,这座工业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绘就美丽新画卷。 传统产业升级,焕发新活力 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近年来,长春积极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

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抢抓“双碳”机遇,用智慧和科技制造“绿色”,用理念和行动保护“生态”,如今,这座工业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绘就美丽新画卷。

传统产业升级,焕发新活力

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近年来,长春积极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

走进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奥迪一汽新能源),建筑楼顶和停车遮阳棚上铺满太阳能光伏板,路灯杆上悬挂风能收集器。

作为奥迪在我国首家投产即实现碳中和的生产基地,奥迪一汽新能源在厂区内铺设了超过32万平方米的光伏设施,预计年发电量超过3500万度。

“为保证奥迪一汽新能源项目顺利建设投产,我们在项目前、中、后期都采用驻厂式服务,会同绿色低碳领域专家团队,开展‘零碳工厂’调研帮扶,为企业输送政策、答疑解惑。”长春市生态环境局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张孝生说,目前全区有4家单位正在创建零碳或近零碳园区工厂。

在距奥迪一汽新能源厂区5公里外的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工厂服务部的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查看各生产流程的能源消耗情况。

“从车间照明用电,到大型能源消耗设备,平台将生产中各个环节的计划能耗、预测能耗和实际能耗通过大数据精准计算后全部进行量化,一旦实际能耗超过计划能耗便会发出预警。”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从设备提效、管理提升、数智化应用及清洁电力应用等方面实施22项节能降碳措施,2024年单车碳排量较2023年下降32%。

2024年,一汽红旗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43.7%,成为长春工业转型升级的亮点。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一汽集团为阵地,吸纳各零部件供应商,开展汽车整车与零配件制造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循环利用。长春市生态环境局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指导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1家省级“绿色工厂”完成向“无废工厂”的转化,持续推动28家企业的“无废工厂”创建,以点带面提升区域减污降碳水平。

新兴产业崛起,培育新动能

近年来,长春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建设永春生物医药城是长春市立足城市产业特色、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作为东北生物医药产业新地标,永春生物医药城将打造临床级干细胞资源库,为医疗科研提供可回溯的生物样本支持。南京远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北亚菌谷(中国)微生态产品研发及生产项目正是永春生物医药城重点招商项目之一。

近日,在永春生物医药城内,十余个塔吊忙碌工作,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据介绍,2025年这里将通过会议招商、上门招商等多种灵活的招商方式,力争实现入驻率70%以上。

长春市生态环境局作为永春生物医药城项目服务专班单位之一,自医药城建设发展指挥部成立以来,主动介入、积极参与,服务项目单位办理相关环保手续,对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同时,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协助推进区域规划环评编制,推动将无废园区、绿色低碳等工作纳入医药城总体规划建设中,为后续项目落地提供管理遵循。

发展循环经济,厚植新优势

在德惠市米沙子镇的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一条循环经济全产业链正在铺开。一座刚刚落成的大楼是产业园内的一个主体工程。未来,这栋大楼内部将集合碳足迹碳认证碳交易中心、二手商品检测中心、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网络大数据服务平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研发实验室等多个重要功能区,成为园区的核心枢纽。

产业园正在与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合作筹建吉林省碳普惠平台,将园区打造成国内碳认证和碳交易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已签约8家上市公司,将在垃圾提取废塑料回收再利用项目、退役风机回收利用项目、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此外,产业园规划建设了集报废汽车、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动力电池、废弃电器等12种再生资源利用的全产业链条。在共计三期的全部工程完工投产后,产业园可借助大数据平台,对长春地区废旧物资从收集、转运、深加工、再生利用、交易等所有环节信息产业链进行闭环管理,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产品碳足迹进行全程溯源,精准计算废旧物资收、储、运及深加工在不同环节中的碳排放数据。

长春循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知恩介绍,产业园建设不仅能推动全市废旧物资“大循环”,构建完整、高效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还将打造“定点、定时、定车”源头回收新模式,采用具有统一标识的封闭厢式货车进行回收。目前,全市已设置回收点位500余个,基本实现市区范围内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全覆盖。

未来,长春市将继续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上求突破,在制定绿色低碳政策上出实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