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水利厅、财政厅、税务局等部门联合公布了2024年度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72家工业企业名单。名单中的企业将享受2025年度水资源税20%减免的激励政策。这是江苏省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水利部2024年11月联合发布的《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的一项务实举措。 以名单上的某港务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2023年花费近50万元建成一套智能化水循环处理系统,对本应当作废水处理的港口冲洗水、降尘抑尘喷淋水以及设备冷却水等进行净化处理,水质达到工业复用标准后回用。仅此一项,该企业每年就可减少长江取水30余万吨。经税务部门测算,该企业2025年度除节省水资源税减免优惠15万余元以外,还可节省水费、废水处理费等各种费用50余万元,节约的费用已超过前期投入的成本。因此,该企业计划2025年再次增加数套节水设施。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总用水量高达5925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量占比约为16.2%,占比较高。因此,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用水效率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水生态安全意义重大。然而,由于激励政策出台较晚、企业节水能力不足、资金投入压力较大等因素,绝大多数工业企业用水效率未能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以江苏省为例,享受2025年度减征政策的工业企业在2024年度全省工业企业总数中占比仅为0.1%。可见,工业用水节水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笔者认为,下一步要紧盯用水大户推进节水工作。高耗水、高排放行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比例较高,特别是在电力、化工等领域尤为显著。以河北省为例,其高耗水行业用水量占工业总用水量的七成以上。因此,高耗水、高排放行业用水大户的用水效率对节水工作影响较大。水利部等五部门近期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构建节水制度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对高耗水、高排放工业项目制定强制性用水定额,强化定额刚性约束。各地可根据本地水资源实际情况,抓紧出台用水大户用水量定额管理政策,充分发挥用水定额对提升用水效率的倒逼作用。同时,各地还可进行源头管理,将用水量以及用水效率作为用水大户取得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取水许可的重要依据,对用水量大且用水效率低的企业不予相关许可。 部分工业企业对节水设施的前期投入或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心存疑虑。各地可积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为企业测算采取节水措施后的税负以及生产成本变化,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打消企业的疑虑。同时,鼓励享受水资源税减征政策的企业将通过节水所获得的收益进行节水再投资,进一步降低企业用水量。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打造节水标杆企业,组织用水大户前往参观学习,用实际案例督促用水大户争取水资源税收政策红利,并转化为企业节水增效的动能。 目前,年度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工业企业名单采取企业自行申报、职能部门复核的方式产生。为确保进入名单的企业用水效率真实准确,各地一方面要对申报材料严格复核,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真实用水效率的监督检查,建立针对企业真实用水效率的跟踪评估制度,适时对企业节水工作开展检查帮扶,帮助企业提高用水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