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生态快报

旗下栏目:

湘东精准治理小微黑臭水体 绘就乡村生态新画卷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张林霞 肖继刚 颜志高  发布时间:2025-05-08
摘要:水变干净啦,饭后带着孩子在河边散步,心情格外舒畅。樟里村的王女士笑容满面地说,流露出对农村水环境改善的由衷认可。 小微黑臭水体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危害巨大。它不仅是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的温床,散发的刺鼻恶臭令人难以忍受,更易诱发腹泻、皮肤病等

“水变干净啦,饭后带着孩子在河边散步,心情格外舒畅。”樟里村的王女士笑容满面地说,流露出对农村水环境改善的由衷认可。

小微黑臭水体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危害巨大。它不仅是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的温床,散发的刺鼻恶臭令人难以忍受,更易诱发腹泻、皮肤病等疾病,严重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同时,黑臭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会随着灌溉侵入农田,影响作物品质,破坏土壤生态,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为切实解决这一突出环境问题,守护民生福祉,江西省萍乡市湘东生态环境局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扛起政治责任,严格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依据省、市工作部署,湘东生态环境局持续开展农村小微黑臭水体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锚定“基本消除污水横流、基本消除异味、基本提升群众满意度”的“三基本”目标,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乡村。

在排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将饮用水水源地、城乡接合部、农村房前屋后、工业园区周边等易被忽视的区域作为重点,展开“地毯式”排查。联合各乡(镇街)环保办,综合运用无人机航拍与人工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一处沟渠池塘的位置、成因、黑臭程度、周边环境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同时,现场采样检测,深入分析污染指标,精心建立排查清单台账,为精准治理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此外,创新推广“扫码反馈”机制,鼓励村民扫描公众号二维码上报污染线索,构建起“全民监督、即时整改”的闭环管理模式。通过源头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有力防止已整治水体返臭。自2022年至今,排查过程中未发现新增疑似小微黑臭水体。

小微黑臭水体作为水环境质量的“末梢神经”,其治理是推动水环境治理向精细化、全域化转型的关键所在。随着排查治理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以及长效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乡村生态新画卷正在湘东大地上徐徐铺展。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