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仁和镇的生猪养殖产业远近闻名,然而其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同样广为人知。生猪养殖成为当地的“鸡肋”产业。 “作为峡江县的传统生猪养殖重镇,养殖污染与绿色发展的矛盾长期并存,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粪污排放、水污染等问题,一直困扰当地高质量发展。”仁和镇镇长高小平表示,近年来,仁和镇深刻反思,深入调研,大胆探索产业转型新路径,创新性提出“弃猪养鸽”发展思路。 “过去,我们这里村村设有猪场,家家户户几乎都养猪,然而生猪养殖并未带来预期的繁荣,反而使当地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仁和镇仁和村书记胡建文回忆道,如今,他们不再养猪而是改养鸽子,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随之鼓了起来。 落实环保设施,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养殖效率—— “以前,猪舍里臭味熏天,粪污遍地,污水横流。如今,猪舍变身鸽舍,环保设施一应俱全,栏舍内清洁卫生,臭味不复存在。”仁和村养殖户邓永春一边在手机上操作环境监控平台,一边说。 仁和镇摒弃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养殖方式,推广自动化饲喂系统、环境监控平台等现代化技术,引进智能化养殖设备,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乳鸽产业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我们探索实践‘鸽粪还田—果蔬种植—生态循环’新模式,通过实时监测养殖环境数据、精准控制饲料投喂等措施,不仅降低了养殖污染,还提升了养殖效率超30%。”高水平说。 推行“弃猪养鸽”模式,让产业转型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敞—— “这里的乳鸽肉味道鲜美,价格合理,购买放心。”在瑞霖农牧乳鸽养殖场的美食体验区,细细品尝了鸽子烹制的特色菜肴后,李女士竖起了大拇指。 仁和镇创新推出“养殖观光+美食体验”业态,开发预制菜、休闲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实现生态产品溢价30%以上,同时带动年均消费超过500万元。 释放品牌效应。仁和镇将乳鸽统一注册为“鸽大亨”商标,通过“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直供高端市场,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带动100余农户年均增收3万余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0万元,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高水平表示,目前,仁和镇已建成10个标准化乳鸽养殖基地,占地面积达300亩,饲养种鸽20万对,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年利润达2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