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宣城市人民政府指导,泾县人民政府、宣城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城主场活动在泾县宣纸文化园举行。本次主场活动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旨在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与经验,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活动期间,现场直播连线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国青龙湾国家森林公园、绩溪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人员,现场展示宣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现场还开启了“我与生物多样性”主题课堂,相关领域专家们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讲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 在主会场一侧设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摄影展,集中展示了一批近年来安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摄影照片。同时还开设生态市集,设置特色产品展示区,集中展示具有宣城特色的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文创产品。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围绕这一主题,我们举办‘一纸藏山河 万物共皖生’——生物多样性日宣城主场活动,制作‘万物栖皖 和以共生’主题宣传片,举办有你更‘皖’美主题摄影比赛,开展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月活动,宣传推介安徽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遴选发布2025年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案例,总结宣传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全方位展示安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内涵和保护成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落实长三角三省一市《关于共同加强毗邻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协议》要求,与沪苏浙地区深化区域共保联治,共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据悉,宣城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这里丰富的森林、湿地资源,孕育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年来,宣城市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和国有林场,划片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4个各类自然保护地和13个国有林场,总面积11.65万公顷;现有野生动物434种、木本植物1492种,其中拥有扬子鳄、黑麂等9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银杏、银缕梅等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