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生态快报

旗下栏目:

乐山变废为宝 城市发展更美好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唐凌羽 李娟  发布时间:2025-05-06
摘要:无废景区峨眉山景区 乐山市作为四川省工业大市、旅游大市和农业大市,固体废物种类多、产量大、综合利用处置难度大。自2022年4月,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乐山市立足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品牌优势和嘉州文化厚重底蕴,以无

“无废景区”——峨眉山景区

乐山市作为四川省工业大市、旅游大市和农业大市,固体废物种类多、产量大、综合利用处置难度大。自2022年4月,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乐山市立足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品牌优势和嘉州文化厚重底蕴,以“无废嘉州·清洁双遗”为引领,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展开了一场绿色转型的实践与探索。

构建“4+N”体系 夯基补短让废变宝

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建设“无废城市”的主攻方向。乐山市坚持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首要着力点,加快构建“4+N”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体系,夯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础。

乐山市主抓“四大基地”(乐山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五通桥循环产业基地、峨眉山水泥产业协同利用处置基地、犍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基地)建设,服务范围涵盖工业、农业、生活、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危险废物等六大领域,基本满足全市主要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的需要。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实际,规划建设“N”个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利用、处置设施,补齐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短板。

通过发挥水泥窑高温、大容量特性,将固体废物作为水泥窑的替代燃料(原料)使用,能有效降低化石燃料的用量和水泥原料资源的开发,使废弃物达到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依托峨眉山水泥产业协同利用处置基地,四川峨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四川省首批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利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采用垃圾破碎、密闭发酵、气化入窑等工艺,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乐山市水泥窑协同处置模式成功入选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2023年“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首批推荐名单。

目前,建成投运了处理能力1000吨/日炉渣综合利用项目、40万吨/年综合利用磷尾矿充填项目等,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体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4.87%;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置能力达1600吨/日,已具备全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条件;油基岩屑综合利用能力从7万吨/年提升至10万吨/年,新建15万吨/年金属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危险废物利用能力不断提升;农膜回收率89.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6.41%;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8%……乐山市六大领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正快速提升。

搭建合作平台 建设难题从“无解”到“破局”

针对部分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路径偏少、成本偏高、科技水平偏低、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等现实问题,乐山市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建设多元投入渠道,联合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印发实施四川省首个《“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对重点项目实行“四个一批”管理,统筹落实重点项目系列支持政策,从融资利率、期限、抵押等方面为重点项目融资争取“低门槛”条件,召开“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暨融资推介会,创新“生态+金融+招商”多元投入渠道,成功引进、落实重点项目46个,涉及总投资23.2亿元。

建立部门出题、企业解题、共推转化的政、企、院、科研合作模式,乐山市生态环境局与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生态环保集团、君和环保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立四川省首个“无废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矿山尾矿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磷尾矿是磷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路径偏窄,长期贮存存在环境风险隐患。乐山市以金口河区矿山采选企业为试点,与长沙矿山研究院联合开展磷尾矿膏体充填材料试验研究,采用房柱采矿嗣后充填法,建成全自动化中央集成控制系统的充填站,形成“开采—洗选—尾矿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既提高了尾矿综合利用率,实现无尾矿绿色开采,也消除了环境安全隐患。围绕中低品位矿、尾矿及矿渣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转换应用,马边彝族自治县及时回填矿山废弃资源采空区,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废弃地生态修复。截至目前,乐山市共建成5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和3个省级绿色矿山。

此外,乐山市生态环保龙头企业牵头研制的油基岩屑中温无氧蒸馏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科研项目,已申报国家“先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等,并发布油基岩屑干渣首个团体标准。

培育“无废”理念“钢筋森林”长出“绿色根系”

工业大市如何蝶变“无废城市”?乐山市把“无废细胞”作为社会生产生活中“无废”理念的基本组成单元,印发“无废细胞”建设指南,制定“无废园区”“无废景区”“无废小区”“无废彝区”等10个领域的“无废细胞”建设指标体系,培育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社会生产生活单元,引导全民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峨眉山景区以“无废景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推行电子门票、分类垃圾箱及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等举措,让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时亲历“无废”建设。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桠溪村开展“无废彝区”建设,村内设置垃圾投放点,开展环境整治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等活动,使共建美丽家园成为村民的共同追求。积极建设“无废小区”,智能回收屋、智能回收设施等遍布居民小区,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无废工厂”变废为宝,福华通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盐泥烟气湿法脱硫处理系统,成功探索出一条盐泥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工业化应用模式(即盐泥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将制碱装置产生的盐泥变作脱硫工艺原材料,解决行业内盐泥脱硫效率低、SO2排放难达标等问题。该模式已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无废企业”典型案例。截至2024年年底,乐山市共建成“无废机关”“无废学校”“无废园区”“无废医院”等“无废细胞” 361个。

为了加强“无废”文化建设,乐山市还自创《无废嘉州·清洁双遗》说唱MV,依托六五环境日、国际零废物日等,在线上+线下开展宣传,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废旧物改造创意活动、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等,“无废”理念正春风化雨,推动绿色与发展的双向奔赴。

 

乐山市“无废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犍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基地。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