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邑分局聚焦关键时段,紧盯臭氧污染防控任务,从源头减排、过程管理、末端监管三方面协同发力,全力推进污染物减排,坚决打赢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截至7月9日,昌邑市臭氧浓度位列潍坊市16县市区第2位。
一、聚焦源头治理,推进污染物减排
一是实施重点减排工程。以上级奖补资金为抓手,鼓励企业对已有治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年初确定11家重点企业减排项目,实行周调度、月通报机制。截至目前,8家企业已完成减排项目建设。
二是推进原辅材料替代。聚焦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积极推广水性油墨、树脂粉末固化材料、水性漆等原辅材料。严格按照省厅政策要求,完成永顺包装豁免末端治理设施建设、使用的申报。
三是严把环评准入关口。充分发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约束作用,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准入,着力推动生态制造产业园、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等绿色园区发展,全面打造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企业竞争力强的制造业集群。
二、聚焦过程管理,强化污染物减排
一是推进科技赋能。利用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手段对辖区污染分布情况进行精准画像,结合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周边空气自动站点尤其是超级站点相关污染因子组成数据浓度变化规律和区域主导风向确定9处高值区域。对区域内97家企业通过在线监控、用电管控等手段重点关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二是精准应急减排。围绕400余家涉气企业,科学划定应急减排比例,创建8家绩效企业,对环保水平高的企业不限产或少限产、环保水平低的企业多限产直至停产,确保应急减排措施制定精准、高效,以差异化管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是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分析年度污染物变化规律,实施“夏病冬治”专项行动,开展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同时,结合11处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和卫星遥感数据,组织“零点行动”等错峰突击检查29次,推动67个问题整改到位。
三、聚焦末端治理,促进污染物减排
一是严格日常执法。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在线超标、走航监测高值、用电监控报警、群众信访等线索,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抽查为核心,对相关单位组织“体检”式执法检查,重点打击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和在线监测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典型案例公开曝光,起到震慑效应。
二是推广非现场执法。投资400余万元购置走航监测车辆,紧盯重点园区、重点片区,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控等科技手段,综合运用红外热成像仪、FID、微风风速仪等便携式装备,精准锁定目标点位,重点打击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和在线监测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典型案例公开曝光,起到震慑效应。
三是强化移动源污染管理。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依托便携式尾气检测设备,加大柴油货车尾气抽测力度,严厉打击超标排放和OBD弄虚作假等行为。上半年,共路检路查6次,检查柴油货车90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