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开展“送法入企”监督帮扶活动。 今年以来,四川省乐山市生态环境局聚焦经营主体关切,认真落实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乐山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六条措施》,明确“用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升项目环评审批质效、强化污染物总量保障、加大环保项目资金支持、推行柔性执法审慎监管、深化环保技术帮扶服务”六大任务,持续为市场主体降门槛、减负担、强保障,做到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环境准入降门槛 政务服务能力强不强、效率高不高,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获得感。乐山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既为资源环境保护“划红线”“立禁区”,又为市场主体发展“建通道”“划跑道”,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生态环境领域服务。 分区管控拓展空间。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区域环境质量变化、产业发展需求等,按程序开展分区管控动态更新,解决用地未纳入工业重点管控单元等问题,为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及时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符合性分析,为中氟泰华20万吨/年(100%)双氧水等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创造了条件。 简化手续高效审批。将超长期国债项目、专项债项目等新纳入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明确“绿色通道”项目可不经环评会审会集体会审直接审批;拓宽“告知承诺制”范围,对“告知承诺制”项目不再进行技术评估和环评会审会集体会审;涉及部分要件尚在办理中的,在征求相关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实施“容缺审批”,最大限度推动项目落地。今年以来,已高效审批70余个项目环评,涉及投资额超90亿元,办结时限相比法定60个工作日平均提速60%,最快压减到16个工作日办结。 统筹管理腾出容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要求,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市统筹管理、调剂使用,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总量指标,对县(市、区)内部调剂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跨县(市、区)调剂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排放总量指标确有困难的,实行环评“容缺审批”,确保符合环境准入要求的项目环评审批不因总量问题而受限。 优化执法监管减负担 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要求。乐山市生态环境局立足新形势下生态环境执法工作需求,着力构建高效精准、刚柔并济的环境监管新模式,助力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无事不扰“云”监管。创新环境监管方式,构建非现场、无感式执法监管体系,整合全市现有生态环境监管平台数据资源,建立“数据分析—线索移交—线索核查—依法处理—整改到位”的全链条闭环监管机制。完善智慧执法监管与服务平台功能,加强无人机、无人船等执法新装备配备和卫星遥感、走航监测等新技术使用培训,推动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由“人防”向“技防”“数防”转变。结合信用评价工作,将诚信以上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动态更新正面清单企业至105家,在保持监督执法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基础上,优先采用在线监控、无人机巡查等非现场检查方式,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降低现场执法检查频次,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干扰。 从轻处罚“柔”执法。探索“预约式”执法服务,推行“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渐进式执法模式,落实现场免检、管控豁免、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举措,对首次发现、没有造成环境危害后果、及时整改等符合免罚条件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今年以来,全市依法实施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案件20余起,免罚或从轻减轻金额1300余万元。 主动告知“塑”信用。深化行政处罚“三书同送”制度,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一并送达《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一次性告知信用修复条件、流程等。对依法不予处罚信息、一定期限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不再纳入环保信用信息公开范围。对违法行为已整改的企业,提前告知企业申请信用修复的渠道、方法及准备材料,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助力企业完成信用修复。今年以来,共发出信用修复提示函80余份,指导20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工作。 优化靠前服务强保障 为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变被动为主动,坚持靠前服务、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企业和项目建设解难点、通堵点、补断点,通过面对面了解困难、实打实解决问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入户答疑问题。深入实施“四个一”执法监督帮扶活动(即组建一支专家团队,联系帮扶一个园区、一家企业、一个重点在建项目),为5个工业基地、29家重点排污单位和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生态环境“送法入企”。组织开展4轮次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邀请环境安全专家40余人到企服务,帮助企业整治环境安全隐患30余个。 上门帮扶技术。统筹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力量,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深入企业一线提供专业上门服务、专人联络服务、专家对口服务的“三专”服务模式,为企业“一厂一策”提供污染治理技术咨询,加强对规上工业企业环保绩效评级帮扶,指导企业围绕环评手续合规性、环保自主验收流程、污染防治设施运维、环境风险防控等开展“自我体检”,深入40余家企业开展排污许可现场指导工作,完成排污许可证重新申请193家、新申请7家、变更141家。 精准对接融资。健全环境投融资供需对接机制,搭建“金融+环保+科技”政银企合作平台,争取社会金融机构融资贷款支持。支持企业申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国债、专项债等,今年以来,已指导企业争取到资金超两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是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服务质效,积极服务保障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工业园区、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绿色力量”。
乐山市生态环境局现场研究沐川经开区规划环评工作。
乐山市生态环境局深入企业一线提供专业上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