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方向。近日,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率先启动第五次全省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野外核查工作,技术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保铁军精神,顶烈日、踏热浪,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守初心担使命,三维核查筑根基。作为鲁南地区生态监测的前沿阵地,枣庄市生态系统多样,涵盖森林、灌丛、农田等多种类型,此次承担119个野外核查点位任务,需全面验证2020—2025年生态系统格局与变化的遥感解译数据。为高效推进工作,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前部署,组建由业务骨干组成的核查组,集中学习《第五次山东省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实施方案》及技术规范,结合本地山地、丘陵交错的地形特点,精准规划核查路线,明确徒步、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核查方案。
战高温斗酷暑,铁军风采映山河。七月的枣庄,地表温度持续攀升,户外作业如同“蒸桑拿”。核查人员在徒步核查中,深一脚浅一脚踩在草丛与碎石间,严格按规程在每个点位记录生态系统类型(精确至Ⅱ级类),拍摄近景、远景照片各2张以上,确保影像清晰反映植被特征与周边环境;无人机操作手在烈日下调试设备,通过20米近景、100米远景拍摄,填补陡坡、密林等区域的核查空白;对于偏远难达点位,技术人员通过分辨率不低于2米的遥感影像细致判读,保障数据无遗漏。
严标准提质效,汗水浇灌数据真。“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是常态,但每一组数据都不能马虎。”核查人员擦着额头的汗珠说。为避免高温中暑,核查人员优化时间安排,清晨八点出发、中午错峰休整,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始终坚守“数据真实、记录规范、质量过硬”的底线。截至目前,首批20余个核查点位已顺利完成,数据经初步校验全部符合技术标准,为后续全省生态系统格局评估、质量分析及服务功能核算奠定了坚实基础。
野外核查是第五次全省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的关键环节,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开局即冲刺”的担当,用汗水诠释环保铁军的责任与使命,持续高效推进核查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全部任务,以实际成效响应习近平总书记 “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的重要指示,为全省掌握生态变化趋势、优化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提供“枣庄数据”与“枣庄经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山东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