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法治乡村

旗下栏目:

小小数据线,带来“大”烦恼丨两会话“攻坚”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韦璐  发布时间:2025-03-06
摘要:2025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安庭长期关注电子废弃物等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继续关注避免电子产品数据线重复供给,聚焦推动标准化接口建设,完善电子产品和配件回收体系,着眼细微之处,推动减少电子废弃物产生。 近年来
  2025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安庭长期关注电子废弃物等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继续关注“避免电子产品数据线重复供给”,聚焦推动标准化接口建设,完善电子产品和配件回收体系,着眼细微之处,推动减少电子废弃物产生。

  近年来,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问题不断走进人们的视野,也成为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热点话题。

  数据线供给过剩可能带来环境风险

  小小的电子产品数据线,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这也将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推入一个“新战场”。

  安庭注意到,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快速增长,消费者在购买新设备时,往往会收到附带的数据线。“根据我们所做的消费者抽样调查,约70%以上的用户在购买新电子设备时,产品配套中会有重复的数据线。”

 “在我国颁布的一系列行业标准影响下,数据线标准得到基本统一,其接口指标、功能配置与既往数据线大量重叠。然而,在生产及消费环节,生产厂家较少给予消费者否需要数据线的选择,许多用户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收到额外的数据线,客观上造成资源浪费。”安庭告诉记者。

  生产过剩也加重了处置负担。据安庭介绍,由于数据线价值较低,目前我国尚缺乏有效的二手市场,也缺少相应的数据线回收再利用机制。“尽管一些城市已建立电子垃圾回收体系,但整体回收率不太理想,数据线等小型电子产品回收率则更低。许多数据线因无法得到合理处置,被闲置、进而被丢弃,最终成为电子垃圾。”

  废弃数据线也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用于数据线的材料不易降解,且制造过程中可能使用了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被废弃并填埋或焚烧时,其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可能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或释放到大气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安庭告诉记者,我国政府在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消费方面颁布了相关政策,但细化至电子产品配件的具体措施仍显不足。在其看来,立足日常生活,不起眼的数据线也能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抓手,推广“标准化”或是解题路径之一。

  安庭建言,在生产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可进一步推动电子设备接口标准化,鼓励电子设备生产企业使用统一的接口标准,减少不同设备使用不同数据线的情况,避免因购买多条数据线产生浪费。

  在销售环节,应在明确标注数据线接口信息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选择,让消费者自行决定是否需要配套新的数据线,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应给予相关费用减免。

  在回收环节,应鼓励建设完善的电子产品及其配件回收体系,便于用户与专门的废旧数据线回收机构对接,同时,鼓励厂家提供更换、回收服务。相关部门可发布政策,提供税收减免或补贴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采使用便于回收的环保材料和设计。

  电子废弃物处理需兼顾源头减量与回收利用

  不仅仅是数据线,电子产品行业已成为全球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重要领域之一。

联合国下属机构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电子垃圾产生量相比2010年增长了82%,达到6200万吨,相当于全球每人每年产生7.8公斤电子垃圾。电子垃圾的产生量增速远高于回收量增速。在上述6200万吨电子垃圾中,仅有不到1/4的材料被妥善收集并回收利用。

  近年来,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也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热点。

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就曾建议,应制定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协同规范发展,提升电子废旧物回收率。他指出,我国是电子产品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加强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同年,全国政协委员甘华田建议,从立法、建立回收体系和加强监督管理三方面着手解决电子垃圾问题。近年来,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贾少谦等人曾建议持续推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

  回收和循环利用必不可少,但对电子废弃物处理而言,这项工作不足以支撑解决其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的难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记者分析:“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和消费者对产品环保需求的增强,未来,电子产品行业将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面对这一形势,相关企业不仅需要加强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工作,也应开发更环保、可降解的产品材料和包装材料,以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

  此外,观念的转变尤为关键。“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公众对电子废弃物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公众采取积极行动减少电子废弃物产生。”王鹏说。

值得一提的是,“零废弃”理念为电子废弃物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据悉,“零废弃”理念首先强调,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考虑其可回收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例如,手机制造商通过设计可更换的电池和模块化组件,使得用户在电池老化时只需更换电池,而不必更换整部手机。这种设计思路不仅可以为用户节省成本,而且可以从源头减少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降低资源消耗。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